来源:电影资讯浏览次数:76发布时间:2025-01-04 21:14:31
十大关键词,汇成一句“加油!”
作者 | 摸金校尉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2025年,在很多人的忐忑中还是到来了。
一般来说,我们还是习惯地在某个特殊日子强调辞旧迎新。
接着在恋恋不舍中砥砺前行,且……
辞旧迎新。
“新”代表未知,未知的事物既有惊喜,也有惊恐。
无论愿不愿意,新事物、新气象总会到来。
针对2025年的影视行业,我姑且分析十个关键词,并大胆预测2025年影视行业的整体发展及走向。
如有雷同……
我瞎掰的。
01
预测关键词:
「票房」
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几个重要数据如下:
57%的观众全年只看1次电影、80%的预售下降、大盘的八成票房来自放映当日的临场购票、2.7%的场次贡献了7.2%的票房、超过六成的票房由档期贡献、58%的女性观众成为票房贡献生力军、观众主体中,年轻人占比下降至21%……
票房总体分布呈现档期密集化和随机性增强特点。
2025年,电影行业将分散档期,稀释区间观影密度,结合观众生产生活的时间增强影片渗透度。其电影产量及银幕数依然会增加。 不过2025年的总体票房,参考目前的各项数据,也许未必能回到2019年的水平。
02
预测关键词:
「影院」
2024年,81%的影院全年票房不足500万,直接影响到院线对各地影城的战略收拢,银幕数的变化表面上会产生“下行”观感。但对于影片宣发及阵地宣传来说,营销-发行力量更加集中,点映场增加及路演活动再度成为宣传的主要手段。
如跨年档影片《“骗骗”喜欢你》,在部分影城放映结束后,通过满场泡泡“放送”让观众达到观影情绪价值的提升。这种花活儿也是各地影院通过观影现场的氛围感呈现。
可见2025年,影院在服务观众,增强现场氛围等方面会提供越来越多的措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增强粘性,结合商值品牌投放,捆绑销售包括观影券在内的各类产品,从而达到利润最大空间。
03
预测关键词:
「降本」
目前,对于影视剧行业,尤其是电影来说,各项制作成本太高,已经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现状会阻止外来资本的进入。
那么在2025年,“降本”必然成为为数不多的选择。
可能会出现主要演员和相较知名的主创拿基本酬劳+票房分红的情况。
(图源 视觉中国)
04
预测关键词:
「长剧」
自2024年开始,各个平台就要求长剧的集数要变短。
现在更流行18-24集以下的剧作。这对于长剧有了新的要求。当然,对于国民级的剧作,集数会相对长一些。总体来说,长剧集数少,减少注水,同时提高可看性,更有益观众。
此外,如果长期消费女性向剧作,忽略男性向的创作题材,对于长剧市场而言也不是长久的发展态势。因此2025年,长剧市场目测会出现更多男性向的剧,以增强男性观众的市场黏合度。
05
预测关键词:
「短剧」
2025年,在短剧市场产值已经超过电影的前提下,随着影视行业头部平台及MCN机构的持续加磅,正式宣告短剧产业呈现“商业化运营、多样化呈现、工业化发展、产业化布局”的特点。
在今年,这些特点会不断强化稳固。影视行业及场外力量的介入,会让观众在短剧里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出现,印象中活跃在银幕及荧幕等横屏画面中的人物,在竖屏中也会继续贡献自己的演技。
短剧提质,一定要结合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这种符合规范的短剧上线要求会愈发明显。
同时,短剧市场2025年也要做到去泡沫化、去同质化。紧盯政策调整与变化。
06
预测关键词:
「AI」
2024年,随着AI技术的日趋完善,互联网各主要平台上已经出现了许多网民自制的AI搞笑类、悬疑类短视频。大量使用的AI成像技术与效果呈现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
自电影和短剧在使用AI的尝试性探索之后,2025年AI技术将逐渐被更多的影视剧和短剧吸纳,大大减少拍摄成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弱化对演员的表演诉求。
2025年,或许第一部纯AI制作的影视剧将会与观众见面。
无论口碑如何,都是行业主动或被动的发展诉求。
07
预测关键词:
「片酬」
演员片酬一直都是行业内外备受关注的话题。
纵观2024年影视剧行业的发展与作品呈现,我们会发现年轻演员相对整体市场“成品”较少,随着影视剧市场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即便如“品牌演员”的片酬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演员片酬不会再回到“208万时代”,演员超高片酬时代一去不复返,在2025年演员片酬会持续下降,进而形成一个牢固的“金字塔”的片酬结构。而且越往下,演员片酬越低,甚至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08
预测关键词:
「塌房」
2024年乃至更早的几年间,一些知名演员因为各种负面新闻导致人设塌房。有些甚至直接影响到已上映或即将上映(播出)的影视剧遭遇池鱼之殃。
2025年,“塌房”演员依旧会出现,国家有关部门也会更加重视“塌房”的不同行为性质在法律上的定义。仅凭舆论导致塌方的情况可能也会让行业内外更加谨慎地区别对待。
因此2025年,演员这个职业在面对全网监督的情况下,势必要求演员对自身长远的职业发展有深刻的认知,恪守职业操守及个人生活言行。
同上,“职业化”直接牵动影视剧的市场口碑,在日趋苛刻的舆情影响下,演员必须接受高压增产、严肃人设的挑战。
09
预测关键词:
「舆情」
首先要面对的是,随着社会民生的变化,以及互联网群体的下沉,舆情已经在过去的三年中陆续影响到影视行业的创作方向和价值体现。
脱离影视作品本身出现的负面舆情曾引发多次热议话题,更导致网络骂战不断。
互联网舆论场的风向鲜有理智且分明的论调,情绪,是文化产业被波及乃至重塑的重点因素。
随着2025年国家有关政策的出台,或许会比2024年更好一些。
我们也期待各方对舆情进行客观理性的梳理,还市场一个真实的舆情反映。
10
预测关键词:
「观众」
2025年,观众依然置身于互联网时代的“印象经济”中。
“印象经济”的本质是“刷脸”,不断叠加消费者对某一类产品(还是包括演员)的印象,形成潜意识的权威性。不过这也是最难的,因为舆论场对作品和公众人物的鉴别,早已脱离了传统行业的数据认知。
观众会越来越依赖口碑传播,对影视剧、短剧和演员会愈发挑剔,不止挑剔作品的质量,也挑剔围绕作品内外的一切因素,包括演员、导演等主创的口碑,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观众的选择。
毕竟现在整体行业已经从原来的卖方(影视剧方)市场进入到现在的买方(观众)市场,如今观众可以选择的文娱(影视、短剧、游戏等)产品的空间很大,因此其选择权很大,进而提升了其消费选项的话语权。
(图源 视觉中国AI)
总结:
以上预测,建立在行业凝聚力和发展意志是否足够坚定的基础上。
2025年影视行业依然充满变数,而所有产品的投放,最终结果无非只有一个:
“你”是不是最靓的仔?
砥砺前行是道理,认真踏实是行动。
展望未来是愿景,市场反馈是现实。
2025年的中国影视剧市场,依然值得在新年第一天,用一句“加油!”展现应有的发展动力。
而我们,依旧会与所有行业内外的朋友一起,目睹、督促、点评、关注、并……掺和其中。
在2025,继续共襄盛举。